当前位置: 首页 > 疾病查询 >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> 布氏杆菌病

浏览历史

布氏杆菌病
辽宁省按摩协会 / 2015-08-16

布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,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。主要传染源是羊、牛、猪等家畜,属人畜共患的疾病。

(诊断要点)
(一)流行病学  本病遍及全球,国内多见于牧区,以春末夏初或夏秋之间较多。发病与职业有关。与羊、牛、猪有密切接触史及经常饮用未经消毒的羊、牛奶者易患本病。
(二)病史  起病缓慢,因临床变化多,病程长短不一,病情轻重悬殊,不典型病人渐增,故病史叙述差异很大。
  1.发热和多汗  发热可持续数周至数月,典型者为波浪热,亦可呈弛张热、不规则热或持续低热。发热伴多汗,热退时出汗更甚。全身症状不明显。慢性病人发热不明显,仅有乏力、出汗、头痛、纳差、腹泻或便秘、抑郁、失眠、易激动等。
  2.关节与肌肉疼痛  以大关节为主,呈游走性,锥刺样疼痛,用一般镇痛药效果不显著,偶见关节红肿。后颈、下背部酸痛,臀部与大腿肌肉痉挛性疼痛。慢性期出现顽固性关节肌肉钝痛,病程长,反复发作。
  3.神经痛  以坐骨神经痛多见,亦可见肋间神经痛、三叉神经痛、面神经痛等。
  4.其他  男性睾丸肿痛,孕妇偶有流产。
(三)体格检查  腋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,偶见多发性淋巴结炎。肝脾肿大。男性睾丸肿大,多为单侧性,明显压痛,女性可有附件炎或子宫内膜炎的相应体征。少数可见脑膜刺激征、红斑、斑丘疹,偶见皮下结节。慢性期可见关节活动受限或强直。
(四)辅助检查
  1.白细胞  总数正常或偏低,淋巴细胞相对增多。
  2.细菌培养  血、骨髓、尿、脑脊液、淋巴穿刺液和脓性分泌物培养,获病原菌可确诊。
  3.免疫学检查
(1)血清凝集试验;凝集效价在1:200以上为阳性,或双份血清效价呈4 倍以上升高有诊断价值。
(2)补体结合试验:一般病后20天出现阳性反应,效价在1:16 以上具有诊断价值。
(3)抗人球蛋白试验(Coomb'S'试验):效价1:160(++)为阳性。
(4)酶联免疫吸附试验:效价1:320为阳性,此方法具有特异性强、敏感度高、简便快速等优点,已广泛用于布氏菌病的诊断。
  4.必要时可进行肝功能、脑脊液、心电图及X线等检查。

(治疗原则)
(一)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  卧床休息,进食高热量,易消化食物。适当用镇静剂、解热止痛剂。关节痛严重者可局部热敷。中毒症状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。
(二)抗生素治疗  多用联合法。常用者为四环素(2g/日,分4次服)和链霉素(1g/日,分2次肌肉注射)联合疗法,3周为一疗程,多用2~3个疗程,疗程间歇5~7日。或氯霉素与链霉素、TMP与四环素合用,或用复方新诺明。
(三)菌苗、水解素、溶菌素疗法  与抗生素同用为佳。菌苗疗法主要用于慢性期病人,水解素和溶菌素可用于急性期和慢性期。
      菌苗以静脉注射后引起38~40℃的体温反应为宜。首次25万菌体/日,以后视反应情况逐日加量,最后可加至1.5亿菌体/日,10~15日为一疗程。亦可用水解素和溶菌素,但其疗效不如菌苗疗法。
(四)布氏菌免疫核糖核酸  4mg/次,开始为2次/周,3周后改为1次/周,10次为一疗程,注射部位开始在腹股沟,腋下淋巴结内或其周围,后4次在相同部位行皮内注射。
(五)中医中药  辨证施治有一定疗效,分别给甘露消毒汤、独活寄生汤、参味煎等方加减。

近愈标准:
 1、临床症状消失,无并发症或并发症基本治愈。
 2、血培养连续2次阴性(间隔5~10d)

辽宁省按摩协会:开展国内外按摩学术交流,推广新技术,培训咨询技术。 辽宁省按摩协会培训中心:按摩师培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