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疾病查询 > 消化系统疾病 >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

浏览历史

轮状病毒性胃肠炎
辽宁省按摩协会 / 2015-10-29

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胃肠道传染病,病变主要在小肠,可见肠粘膜绒毛及上皮细胞绒毛缩短,功能减退。多见于夏、秋季,有接触史及不洁饮食史,临床除腹泻、腹痛、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外,尚可有上呼吸道症状。

诊断依据
(一)临床表现
 1. 潜伏期1~3天,急性起病,首先症状为发热、腹泻或呕吐、咳嗽。
 2. 临床特点:大部分患者发热,体温39℃左右,持续3~4日,每日大便4~10次,个别可达60次,持续6~7日,典型大便呈淡黄色、绿色或白色水样便,少数为粘液便,量中等。少数病人病程中仅有呕吐而无腹泻,或仅有发热而无肠道症状。约20%~40%患者在疾病初期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如流涕、轻咳等。
 3. 患者常有等渗性脱水及代偿性、代谢性酸中毒。失水多呈轻度,严重病例可呈重度失水。
 4. 成人患者常有明确接触史,症状轻,很少有呕吐及咳嗽,主要症状为脐周隐痛,伴黄色稀水便。
 5.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,平均病程约5~7天,但症状也可有复发。个别严重病例可因严重失水、电解质平衡失调、酸中毒而致死亡。
(二)实验室检查
 1. 大便常规检查:肉眼观粪呈草绿色或黄色水样便,显微镜查半数病人的大便标本可见脂肪球。仅少数病人在个别视野见少许白细胞。
 2. 电镜及免疫电镜检查:电镜下能清晰观察轮状病毒特征性形态。将轮状病毒抗血清与可疑粪便孵育后检查聚焦的轮状病毒,此法既可提高病毒分离率,且可鉴定和定量检测抗体。
 3. EIA间接双抗体夹心法:国内已生产试剂盒,阳性率48%~80%,特异性高,简便易行。
 4. 对流免疫电脉:此法操作简便、快速,2小时即可完成,可作为基层单位的常规诊断方法。
 5. R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:本法灵敏、准确、快速。阳性率75%左右。
 6. 轮状病毒抗体检测:采用补体结合试验、乳胶凝集试验于病初及病后2周至2个月取双份血清,恢复期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为阳性。

辽宁省按摩协会:开展国内外按摩学术交流,推广新技术,培训咨询技术。 辽宁省按摩协会培训中心:按摩师培训。